全国服务咨询热线:

15250225155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荧光法溶解氧分析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荧光法溶解氧分析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更新时间:2025-02-17      点击次数:30
  荧光法溶解氧分析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的分析仪器,其通过荧光探测技术精确测量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其基本工作原理基于溶解氧对特定荧光物质的影响,借助荧光现象,仪器能够检测到氧气的浓度。以下是荧光法溶解氧分析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相关机制的详细介绍。
  荧光是一种物质吸收光能后,发射出比吸收光能低频的光的现象。在溶解氧分析仪中,常用的荧光物质是某些有机染料或荧光标记物,它们在激发光源照射下吸收能量并产生荧光信号。溶解氧的浓度会影响荧光物质的荧光特性,具体表现在荧光的强度和衰减速率上。
 

荧光法溶解氧分析仪

 

  荧光法溶解氧分析仪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激发光源的作用:仪器内置激发光源,通常是一个特定波长的LED光源,照射到荧光探头上。该光源提供一定的能量,使荧光物质处于激发态。
  2、荧光物质的激发与发光:当荧光物质被激发后,荧光分子会从高能态回落到低能态,释放出低能量的光,这就是荧光信号。这一过程是即时的,且会产生一定的延迟时间。
  3、溶解氧的影响:水中的溶解氧分子会与荧光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发光特性。具体来说,溶解氧会加速荧光分子的能量消耗,从而缩短荧光物质的荧光寿命,并减少荧光强度。因此,溶解氧浓度的增加会导致荧光信号的衰减。
  4、荧光信号的探测:仪器通过光电探测器采集从荧光物质发出的光信号。通过分析荧光强度的变化或者荧光寿命的变化,可以间接推算出溶解氧的浓度。
  此外,还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环境监测、工业废水处理、海洋监测、污水处理等领域。在这些应用中,溶解氧是反映水体生态状况、污染程度以及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因此对其进行精确监测对于环境保护、工业生产和水质管理至关重要。
  荧光法溶解氧分析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荧光探测技术,通过荧光物质在激发光照射下发光的特性,结合溶解氧对荧光信号的影响,精确测量水中的溶解氧浓度。该方法具有高精度、抗干扰、快速响应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环境保护及工业应用中。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

0512-62700468

电子邮箱:suzhoushenshuo@163.com

公司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元丰路232号3号房三楼

扫码加微信